详解小学语文8种常考修辞手法,轻松掌握考试不再怕
01 什么是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 语文中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对比、反复、双关、引用、反语、联想、通感、顶真、互文、回环、移情、象征、寄寓等。
■ 常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
02 比喻
■ 什么是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 比喻的三要素
(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好像、若、似乎、似的、好似、如、犹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变成、是……
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句,但未必就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否为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 典型例句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山水》
(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美丽的小兴安岭》
03 拟人
■ 什么是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 判断要点
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 拟人的作用
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将事物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 典型例句
(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舞蹈。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5)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
04 夸张
■ 什么是夸张?
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一定要注意:对某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毫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 夸张的种类
(1)扩大夸张
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
(2)缩小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如: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如: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 夸张的作用
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给人启示,加强渲染力,引发联想。
■ 典型例句
(1)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踢球呢?
(2)十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05 排比
■ 什么是排比?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 判断要点
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
■ 排比的作用
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
■ 典型例句
(1)晏子回答说:“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大王怎么说没人呢?”
(2)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06 对偶/对仗
■ 什么是对偶?
对偶又叫对仗,是一种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相近或相反的意思。
■ 判断要点
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同或相反。
■ 对偶的作用
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表意凝练,易于记忆。
■ 典型例句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07 借代
■ 什么是借代?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本体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本体事物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
■ 判断要点
用相关的事物代替要表达的事物。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 典型例句
(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2)几十把雪亮的刺刀闯进来。
08 反问
■ 什么是反问?
反问就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中。用问的语气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
反问是四大句类中的一种(其他三种是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
■ 反问的作用
反问表达的意思更坚定,使读者确信无疑,毫无辩驳、怀疑的余地,进而达到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 典型例句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2)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09 设问
■ 什么是设问?
说话、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有时先提一个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直白地说就是自问自答。
■ 判断要点
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 设问的作用
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 典型例句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中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10 对比
■ 什么是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 判断要点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本质矛盾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 典型例句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11 练习
一、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摧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
5.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
6.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
7.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
8.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 )
9.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
10.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
11.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 )
12.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
13.父母的钱,难道我们就可以随便乱花,随意浪费吗?( )
1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15.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 )
16.葛洲坝好像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的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 )
17.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 )
18.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
1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20.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的浪花吗?( )
21.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
22.敬爱的周总理啊!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雄健的身影,难忘您那光明磊落的胸怀,难忘您那鞠躬尽瘁的一生。( )
23.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的红绸子,映在小镇的江河上,像开了一朵一朵鸡冠花。( )
2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
25.什么花儿秋天阵阵香?什么鸟儿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阵阵香,大雁秋天排成行。( )
26.傍晚在楼台小坐,看到天上的飞鸟还巢,他会想家;秋风萧瑟,看到树木落叶归根,他会想家;每逢鱼汛,看到大海里的群鱼回游,他还会想家。( )
二、按要求改写句子。
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用比喻手法)
2.鸟儿在树枝上跳动。(用拟人手法)
3.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用夸张手法)
4.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用拟人手法)
5.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用比喻手法)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W-blog”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