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跟势交易 > 大咖文章 > 正文内容

股市中“最后的坠落”与“暗藏的生机” 下

2024-04-12大咖文章356

 昨天讲了“冰溜子”,今天来讲讲“萌芽”,也就暗藏生机的走势。

暗藏的生机

暗藏的生机.jpg

     情况是这样的,有一批股票,它们经历了漫长的下跌,几乎都是创出历史新低的下跌,感觉就像跌入了无尽的黑暗,埋入了深深的泥土里。又因时间太漫长了,似乎所有人都忘记了它们。


        可“生命力”总是在最艰难的时候才能绽放光辉。突然有一天,它们似乎觉察到了什么,自身迸发出一股倔强的力量,亦或只是因为空头的力量消失,稍微有一点多头的力量就可以扭转乾坤,于是股价悄然发生改变。        


        首先它们改变了短期的下跌趋势,进而做出一个小的底部形态,有着急的已经突破颈线开始上涨,有的则“枕戈待旦”等市场稍有“温暖”就会向上发动攻击。此时此刻它们就像埋入地下的种子,感受到温暖和湿润,嫩芽破壳而发,势不可挡。


        通过仔细的观察你就会发现它们的踪迹,通过对这种踪迹观察的经验,就有可能发现市场上节奏的变化,把握住节奏的变化,才可能跟上市场的脚步。市场喜欢被“尾随”,因为那代表着你是听话的孩子,才可能有糖吃。


按照惯例我们来看看实例。


实例1:

暗藏的生机.jpg

图表中的标的在经历了一段连续下跌之后做出了一个很小的(时间较短)底部形态,你猜的没错就是头肩底。并且已经放量突破了颈线,一定要注意在突破颈线那天是放量的。若在突破点买入的话,猜猜后面发生了什么?

暗藏的生机.jpg

在成交量持续放大的推动下,股价不断上涨,突破后10个交易日,股价涨36.50%。


实例2:

暗藏的生机.jpg

图表中的标的同样在经历了一段连续下跌之后做出了一个很小的(时间较短)头肩底底部形态,颈线呈现出斜上倾的状态,在教科书上说这种倾斜是多头强势的表现,但是在实际当中,这种上倾的颈线突破之后往往会出现很剧烈的回撤震荡走势,所以不好把握。到是下倾的颈线在突破之后,流畅上涨的概率大一些(我无私的分享了经验)。

暗藏的生机.jpg

该图标是该标的目前最新的走势(可打开软件查看),在突破颈线后三个交易日上涨20.33%。


        我来猜测一下,该股价可能会在这个附近发生震荡了,因为进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阻力位附近,这个需要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去用软件看走势全图了,毕竟这只是我截取的局部图。

        这种虽然很小的头肩底底部形态,就如同地里偷偷成长的萌芽,带给我们希望和期待啊!

说点有用的吧,周末复盘,我不仅发现了很多“冰溜子”,同样也发现了很多类似上面两个实例走势的“萌芽”。


在这里贴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喜欢的拿去观察研究。


以上七个萌芽,目前已经放量突破了颈线,在形态共性中,它们属于领先的一批,值得重点研究关注。

以上六只萌芽(脸盲的朋友可能都会把它们看成一个标的,这就是形态共性,是不是很神奇。),它们目前处于临界状态。所以在颈线上和成交量上我都打上了?号。看它们后续的表现是否能在成交量有效放大的情况之下,向上突破颈线。


        相对已经突破的标的,它们的优势有两点:1.给出了清晰的买入点(在有效的前提下);2.买入成本似乎更低一些。


        但同样也有两个缺点:1.安全性没有已经突破的标的高;2.一旦市场放弃这种形态共性的标的,那么它们跌起来要比已经突破的标的快。


        此处是重点:市场上这种“冰溜子”和“萌芽”同时存在且表现明显的现象,在2018年底时曾经出现过。有回忆的朋友,请回忆一下。没回忆的朋友,请关注近期它们的表现,留作下次回忆用。


        杰西大师曾经在《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中曾有这么一句话“此时此刻,对投资者或投机者来说,市场在相似条件下的历史演变过程的记录就具有了不可估量的参考价值。”,换做我们故人圣训就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为什么总是跟不上市场的节奏,因为总是“不长记性”。


        在无私分享一下经验,对于这种“萌芽”的走势,不要抱有太高的收益预期,它们最大的价值有两点(怎么总是两点?):1.对市场细节变化的观察;2.配合市场环境整体改善,形态演变之后的更大机会。


注:因为要维护我客户的权益,收益“萌芽”图表中我隐掉了标的名称,实在抱歉。

如果市场真的转暖了,“冰溜子”就是掉落也不会扎太深了,可是萌芽一旦破土,那就是新的一季开始啊。


作者:纯粹的技术分析

链接:https://xueqiu.com/1965335547/175017755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W-blog”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wangkefeng.cn/post/2048.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