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温氏交易系统在A股市场上的应用(二十七)头部形态的应用二
这篇来讲在期货市场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头部形态。三角形和它的衍生形态。至于为什么是三角形,其中的道理我也不知道。我只是通过对实际情况的观察和整理,得出来的结论。
实例1
实例1为PVC指数走势图,此标的于2010.10.26-2011.08.08期间,运行了195个交易日,在日线图上形成一个清晰的三角形衍生头部形态。当向下突破颈线后,整个下跌过程历时49个交易日,跌幅20.44%,下跌1641个点。
195个交易日行程的头部形态,只用了49个交易日就完成了下跌。其中还有一部分是提扑占用的时间。当一个期货标的都准备好的时候,它会发动的很准时,发生的很迅速。
实例2
实例2为豆一指数走势图,此标的于2000.01.24-2000.05.26期间,运行了78个交易日,在日线图上形成一个清晰的三角形头部形态。当向下突破颈线后,整个下跌过程历时64个交易日,跌幅14.69%,下跌345个点。
注:下跌虽然用了64个交易日,但请注意,在下跌结束后的上涨过程(黄色区域),只用了7个交易日,就涨了10.01%,上涨201个点。也就是说,如果你在下跌结束后,没有马上平仓止盈,只要稍微有所懈怠,就有可能造成大幅的获利回吐。再仔细观察,在反弹上涨的后期,有一天是高开的,那个开盘点几乎已经和你的空头开仓点接近了。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期货上的止盈点的设置,要比股票上的更加必要和及时。
实例3
实例3为豆一指数走势图,此标的于2006.06.24-2008.09.12期间,运行了126周,在周线图上形成一个清晰的三角形衍生头部形态。当向下突破颈线后,整个下跌过程历时14周,跌幅59.83%,下跌33607个点。
可以这样说,这是所有期货交易者都在梦寐以求自己能做到的下跌。仅仅14周,如果做到了,可以改变很多事情。但是这样的下跌,真的是可遇不可求,只有一个国家的经济环境出现“动荡”的时候,才会出现这种行情,尤其是有色板块。
实例4
实例4为螺纹指数走势图,日线图上形成一个清晰的三角形衍生头部形态。当向下突破颈线后,整个下跌过程历时19个交易日,跌幅16.99%,下跌805个点。
这里必须要说明一个问题,实例4中能看到的下跌过程,只是那一轮下跌的开始一段,占总下跌的四分之一。为什么没有把全部的下跌过程都贴出来,因为在实际操作中,我想没谁是能一直持有空头的,在中途的剧烈反弹中肯定会离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把螺纹的那段走势图找出来看看,那段波澜壮阔的行情是什么样子的。
实例5
实例5为锰硅指数走势图,此标的于2016.03.04-2016.04.29期间,运行了40个交易日,在日线图上形成一个清晰的三角形头部形态。当向下突破颈线后,整个下跌过程历时15个交易日,跌幅13.61%,下跌712个点。
很简单、清晰的一个三角形头部形态,能值得注意的就是它的简单、平凡、毫无波澜,却很难拥有。
实例6
实例6为棕榈指数走势图,日线图上形成一个清晰的三角形衍生头部形态。当向下突破颈线后,整个下跌过程历时68个交易日,跌幅57.24%,下跌5884个点。头部形态很明显,下跌过程很流畅,下跌幅度很大。
实例7
实例7为玻璃指数走势图,此标的于2012.12.07-2014.05.09期间,运行了74周,在周线图上形成一个不太清晰的三角形衍生头部形态。当向下突破颈线后,整个下跌过程历时73周,跌幅32.86%,下跌397个点。
请注意图表中的A、B、C、D、E、F六个点。A点开仓是最舒服的,但是一般不会在这里开仓,就算在这里开了,也不会持有住,甚至是止损的。
接下来B、C、D、E、F五个点,在日线图上看,在运行到每个点的时候,都有要向下突破的表现。我想一个严格执行突破开仓的交易者,可能会在这五个点都开仓,但是最后的结果可能是都止损。千万不要笑,这绝对是真实的情况,并且在真实的操作中,也是很有可能出现的操作。80%的交易者也许只能坚持到D点,就放弃该标的了。剩下的百分18%坚持到F点,也放弃了。可能最后只有2%的交易者,能真正的坚持到最后真实有效的突破。还有可能那2%还是程序化执行的。
以上我所列举的所有形态突破的期货交易案例。在实际情况中,都没有看上去的那么一帆风顺。很多在当日突破的时候也是反反复复的震荡的。止损设置比较敏感的仓位很有可能在日内止损掉。
我也见过很多止损在行情启动前的操作,我自己也做过那样的操作,那种感觉真的是让人无奈又抓狂。还有,当你一个不注意,它突破了,距离预想的那个开仓点过去一些距离,开仓怕回调,不开仓又怕错过。最终的结果是,你勇敢开仓的回调了。你懦弱回避的,它真的如计划那样发展了。其中滋味是百般无奈,无于人说。
有些回头看,依旧无于人说。
作者:纯粹的技术分析
链接:https://xueqiu.com/1965335547/146370451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W-blog”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