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澄迈县博潭村王氏宗祠
博潭村王氏渡琼始祖王宗达公,祖籍江苏太仓州人,原迁居福建莆田县,为宋解元([释义]科举时,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宋·元以后对读书人的通称或尊称。),任闽省莆田县防总。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被改调琼防二府管军事务,携三子问渡来琼。两年后,宋失其政,为分散生存,宗达公和长子朝铣以官家潜居澄迈沟前;次子光祖潜居乐会(今海南琼海市)新寨;三子子瑞潜居定安(今海南定安县)南狗。当今,其王氏子孙分居海南澄迈县、琼海市、定安县等地,繁衍发展。其中,长子朝铣传日已阅世732年,后裔分居海南6个市县,总人口1万余人。
博潭村王氏大宗祠,始建于元朝,毁于元朝兵乱。明崇祯四年(1631年),王可良四十而无子,慷慨捐金十两入祖建祠;王宾贺也将历年铢累寸积六丁铢,捐入祖建祠。崇祯十五年(1642年),建王氏大宗祠于南墩村。崇祯十七年(1644年),战火硝烟,明朝被推翻,地方紊乱,盗贼蜂起,祖屋连遭蹂烂,碎瓦毁垣,宗祠成了废墟。至清朝嘉庆六年(1801年),王煦、王朝瑛两公倡议邀集宗亲再建祖祠,并与王文彪公、王春和公诸兄弟,不辞劳苦,沿村串户,奔走集资,积腋成裘。嘉庆七年(1802年),博潭村王元仑公献出奄前地基一块,约有3.5亩,于嘉庆八年(1803年),在博潭村建起一间五帖的“王氏大宗祠。”
至道光五年(1825年),王元清公和王试公邀集王氏宗亲捐建一间五帖王汉统公支祠于始祖祠之下,与始祖祠一连晋之奉祀。博潭村有两口自然水塘,一东一西,王氏宗祠位于东塘北堤,面临水塘,碧波倒影,风景壮观,尽收眼眸。不久,王试公、王如天公抽祖祭五百余千,加建东西二廊及围墙。
光绪十八年(1892年),王生安公牵头抽祖祭,将王氏宗祠升高尺余,起高脊,标蛟头,障中堂之房,规模壮观矣。
1943年,日寇占驻宗祠,不久撤出,又被日兵烧毁宗祠正堂。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王安秀、王锡佐俩公不辞劳苦涉步澄迈、文昌、屯昌、定安等数县发动王氏宗亲集资,方得重建大宗祠正堂,为一间三格,并同时重建统公支祠。二十世纪60年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推行破“四旧”立“四新”,王氏宗祠宗里祭祀的先贤神牌全被烧毁。
1989年,博潭村王庆彪为首发动全族宗亲再次集资,重修王氏宗祠。现宗祠为前后两间,占地面积1100余平方米,后间是大宗祠(济美堂),前间是统公支祠。大宗祠建筑面积143平方米,一间三格,八柱15桁。堂厅和侧房各15陇瓦,走廊有四支石檐柱。宗祠前有东西两厢,建筑面积各50余平方米。中庭面积96平方米,形成四合院的格局。统公支祠建筑面积129平方米,一间三格,10柱13桁。堂厅15陇瓦,两房各14陇瓦。两间祠堂屋脊筑饰双龙戏珠,层檐装琉璃瓦,大门墙前贴瓷砖,庭院、走廊、室内铺上水泥,室内墙上粉刷白色涂料,木柱上涂红漆。宗祠庭院槟榔林立,花木点缀,环境优美。宗祠前面建大祠门一座,设正门和左右两间小屋共长10.19米,宽4.53米,面积46.2平方米,组成一体的壮丽宗祠大门。其中正门面积16.7平方米。正门高至顶峰6.18米,顶峰塑造一个葫芦宝,葫芦下刻“王氏宗祠”四个正楷大字。门墙两边用瓷砖刻上,国民党陆军少将王家槐撰写的对联“澄海腾蛟,迈山起凤”,内门上边用木刻王家槐题的“孝廉家风”四个隶体字。宗祠正堂中央神坛上摆着重刻的上宗下祖神牌,供全族子孙奉祀。神前正中挂着海南清朝探花张岳崧题写“永缵前微”和派诗的匾额,下挂楹联,琳琅满目,气势雄伟。宗祠大门前的水塘中,建一座三米高的腾跃双鲤鱼雕塑,意在鲤鱼跳龙门。象征和盼望英才辈出,丕振宗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W-blog”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